2017年11月1日,我院“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学术论坛第16次报告会在统计系会议室召开。本次讨论会由我院副院长叶林祥教授主持,我院青年教师詹鹏博士介绍了近期成果《政策演进下的中国多维贫困(1995-2013)》。我院副院长尹敬东教授、副院长叶林祥教授、统计学学科带头人白先春教授、章莉副教授、姚清铁副教授等教师和部分研究生参与了会议讨论。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中国扶贫政策的演进、贫困标准、以及最近二十年的多维贫困状况。中国的扶贫政策演进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包括1978-1985年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代表的农民整体增收阶段,1986年-1993年成立国务院扶贫办和确定592个贫困县为主要代表事件的探索阶段,1994-2000年“八七扶贫攻坚”阶段,2001-2010年以瞄准贫困村为主要代表事件的扶贫阶段,2011-2020年以“精准扶贫”为主要代表的全面脱贫阶段。根据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2020年将力争全面消除贫困人口。
贫困的测度方法主要包括以收入或消费水平为测度依据的货币标准,或以阿玛蒂亚森“可行能力理论”为主要依据的多维贫困标准。货币标准以货币形式表示的可支配收入或生活消费支出作为主要测度依据,也是中国扶贫工作的主要工具之一。中国的贫困标准包括三条绝对贫困线:1978年确定的赤贫线(2000年价格625元/人/年)、2008年确定的低收入线(2008年价格1196元/人/年)和2011年确定的新贫困线(2010年价格2300元/人/年)。世界银行的常用贫困标准包括两条绝对贫困线:极端贫困线(2011年PPP测算的1.9美元/人/天),一般贫困线(2011年PPP测算的3.1美元/人/天)。除此之外,欧美发达国家还使用了货币标准下的相对贫困线,一般以收入中位数的50%或60%作为测量标准。研讨会同时报告了根据国家统计局(NBS)数据和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估算的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
多维贫困理论来自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基于该理论的另外两个常用指标是世界银行《人类发展报告》中的人类发展指数(HDI)和人类贫困指数(HPI)。牛津大学贫困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OPHI)开发了用于多维贫困计算的AF方法,并借此构建了全球多维贫困指标体系(GMPI),估算了全球103个国家的多维贫困状况。在这103个国家中,中国当前的多维贫困程度出于偏低的水平。基于AF方法和中国“两不愁、三保障”的减贫目标,沈扬扬、詹鹏和李实(2017)构造了中国多维贫困指标体系,并借此估算了1995-2013年的多维贫困状况。根据研究发现,中国在1995-2013年的多维贫困程度大幅下降,其中医疗健康、教育和资产收入维度的贡献较大。不过,随着人口规模的减少,医疗健康问题仍然是当前扶贫工作的主要挑战。为了保证结果稳健性,文章通过改变统计指标、修改维度和去掉一些维度的方式评估了结果的可靠性。
与会教师对报告内容进行了激烈讨论,加深研究团队对相关问题的认识深度。尹敬东副院长和叶林祥副院长对报告内容进行了点评,并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相关建议。
本次活动是我院“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学术论坛第16次常规活动,同时也是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正式组建“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研究团队后的第一次正式学术活动。从本学期开始,学院学科发展规划成立八个研究方向,每个教师根据自身研究专长和兴趣确定了方向归属。“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是八大方向之一,该方向的研究主要基于微观数据对国内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及相关问题进行长期深入研究。目前该研究团队由杜延军、郑璋鑫、王健、章莉等十四位教师组成,由叶林祥教授担任方向负责人。
|